關於XXXX Wood Finish(風味桶) -續:

(A)原酒類的風味桶:
不管桶陳年份裝瓶數balabala,
特色就是貴! 而且會比一般同年份SMW原酒貴上許多。

"沒辦法,不管放多久,只要多換一次桶子,
就是多一遍的傷神費力,過桶後還要時時監控以免失敗..."

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
以上是酒廠、代理商、酒專老闆們
在消費者對風味桶原酒價格頗有微詞時最常給的解釋。

各位有想過嗎?
那些過桶失敗的東西跑哪去了?
真的倒大水溝,還是拿去填海了嗎?

我不知道、也不相信酒廠會這麼做,
感覺還是會裝瓶拿出來販售的可能性比較大。

為什麼敢這麼說?
因為...以我喝風味桶威士忌原酒的經驗,
還是踩到了一些地雷。 [幹]

認真計算的話,在(A)類型裡,好物的比例遠高於地雷,
大概是7X% : 2X%左右。

結論:
無論好壞,(A)類型產品總能讓我很鮮明感受到
與一般威士忌原酒的不同之處

差別只在於被特意添加的特色
[原始填充酒種、桶型、桶子狀況、過桶陳年時間等]
是否合品飲者的心意?

感受新奇與眾不同,剛好又擊中您愛的點 →好物。
喝起來口感怪異,或不幸勾起您不好的回憶 →地雷。

前面早就說過,每人口感不同,這碼子事是很主觀的。
(聳肩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(B)46%風味桶威士忌:
這類型產品在市場上也不少;出現的原因大概是:

1.希望透過非冷凝過濾的手段可以保留風味。

2.降低酒精濃度增加裝瓶數。

3.降低消費者入手門檻。


屬於威士忌進階型愛好者的範疇。

在也喝過許多[酒專試飲Sample、賭徒心態購買、朋友贈送]
後,我認為(B)是三者中最不具CP值、最不值得購買的種類。

價格都較同年份同酒精度的一般威士忌貴[有的還貴上許多],
但風味桶該有的特殊口感卻不見突出,甚至,
有我完全喝不出與一般常見46%威士忌有任何相異之處的產品。

...或許,這是把自己侷限在威士忌這狹隘天地的原罪。

像我至今仍十分信服的阿名
常接觸,不只賣威士忌的酒專老闆潮樑秀彥,
他們看到XXXX(風味桶名稱) Wood Finish的酒標;
實際端起杯子喝過(B)類型產品後,
總能跟我說出個所以然。

像是:
"有啦~它有XXXX(風味桶名稱)的那種澀度。"
"沒錯啊!就是XXXX(風味桶名稱)的那種味道啊!"
諸如此類。

每當此時,我只能默默低下頭握緊拳頭在心中吶喊:
"幹~~~林杯就是喝不出來啊!!!"
"XXXX的澀度是尛? 我沒辦法理解啊!!!"


真不知道業者的想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
他們假設的客戶群都是跑遍大江南北,嚐遍各式酒種,
茹素又不抽菸,感官如同顯微鏡般細緻敏銳的人
嗎?

認真計算的話,在本類型裡,地雷的比例遠高於好物,
大概是2X% : 7X%左右,剛好跟(A)類型相反。

差別在於(B)類型地雷的口感並不是讓您喝了不愉快,
而是多花許多錢卻感覺不出酒商廣告文宣上強調的特色時
那滿心的幹

我無法告訴各位有哪些是地雷[因為真的太多],
但是好物倒是可以很明確的推薦一隻:
BenRiach Madeira Wood Finish 15yo 46%
[班瑞克馬德拉換桶15年],可謂是(B)類型中的模範生。

261-2137benriach15yearoldmaderia.jpg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飲 酒 過 量    有 礙 健 康]

結論:
風味桶威士忌該有的樣子,
難道不就是該讓那些沒有多餘時間/心力/金錢
去嘗試XXXX[風味桶名的酒種] 的品飲者,
能在喜愛的威士忌中發現與眾不同獨特口感與新的驚喜嗎?


無論是驚還是喜,都不要緊,就像賭博總有輸贏一樣,
但是風味細緻是一回事,細緻到難以察覺......
讓人喝完出現:
"幹!早知這樣我不如喝XXX(隨便帶入一般威士忌品牌)就好"
這樣的想法,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那麼,滔滔不絕的年末雜談,我們明年底再見!

圖說:
我不是原酒中毒症患者,但我必須承認:
"對風味桶威士忌的愛好者而言,原酒才是最終、最好的歸宿。"
10392409_1311138312245546_7119378772304532166_n.jpg
         [飲 酒 過 量    有 礙 健 康]
(完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威士忌 whisky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夜浮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