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:
今晚主角是去年歲末月會和社員陳衍翰兄交換得來,
Lasanta是很常見的單一麥,
前前後後我喝過三版(不同酒標)數次,
翻找了品飲紀錄卻從沒寫過,趁此機會順便補上。
Lasanta源自蓋爾語,意指"溫暖"、"熱情",
和酒廠其它常態款一樣,
都是利用格蘭傑經典10年(波本桶熟陳10年)為基底,
再換桶增添不同風味變化。
今晚主角先在Bourbon Cask桶陳10年,
再放置於Oloroso Cask 2年,勾兌稀釋至43%後裝瓶
(前一版則是增加使用Pedro Ximenez Cask,
然後以Oloroso 60%、Pedro Ximenez 40%的比例調配)。
格蘭傑經典10年已於2023年停產,改為12年陳上市,
常態品Lasanta[12年]、Quinta Ruban[14年]、Nectar[16年]
會不會因此調整年份再次改版?值得後續觀察。
目視:
棕金色,酒腳中等粗細,流速中等偏緩。
聞香:
溫暖而柔順,鼻腔充盈滿滿美祿(牛奶巧克力麥芽飲品)味、
一些不明顯的果酸感、奶油香、帶鹹感的烏梅、淡菸葉、
皮革氣味等,靜置約10分後加入硬水果糖,
和前前版(46%)的最大不同是感受不到硫味。
嗅聞上可說都是優點,是極度四平八穩的雪莉桶作品。
純飲:
開始時有多而清楚的麥芽甜和少許柑橘香氣,
單寧集中在舌側,旋即被湧上的蜜餞甜蓋過,
木質調、雪莉酒感幾乎同時出現,果乾甜比果酸多很多。
鼻腔反饋雪莉酒、巧克力、細微辛香料,
餘韻甜辣交錯、溫暖乾澀,中等長度。
和目視不同;酒體輕盈卻很沉靜,
口感雖不到水但遠不如想像濃郁,正因如此也很易飲。
其它:
格蘭傑在台灣售價雖直接反映普羅大眾眼中的市場價值,
我反倒覺得能以遠低於國外金額入手這廠酒款是種福氣,
雖然對它們無論如何幾乎都堅持以46%以下%數
裝瓶的政策本人始終頗有微詞所以少買;
但這並不影響當我每每參加酒聚,
看見那些帶阿橘赴會的陌生酒友們,
總會在心中暗自評價"此人應該很懂喝"的刻板印象。
[飲 酒 過 量 有 礙 健 康]
#從本篇開始是格蘭傑七連發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