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視:
淡金色,酒腳中等粗細,流速快。

聞香:
最初是明顯生麥味---要怎麼解釋"生麥味"?
...就倒一杯剛從啤酒機裝出來
上緣至少有1/5綿密白色泡沫生啤酒,對著杯口猛嗅,
聞到的那種清新感。

附帶一提,常在其他酒款上
(如Nikka今年發行的"奏樂",或是格蘭冠某些低年份產品)
聞到剛開瓶倒進杯中香檳的氣味,也會被我歸在此類。

再來,接續很淺的白狗(麥餿)、加了細砂糖的乾杏仁粉、
粉粉甜甜的玉蘭花香、聊勝於無的淡煙燻,
要說缺點大概是香氣組成都過於輕薄,
導致酒精壓迫感顯得頗為張揚。

一樣,杯中靜置丟個30-40分鐘,期望中該出現的
統一麥香紅茶甜香就會很清楚了,真心不騙。

純飲:
就像常有初心者問我怎麼分辨泥煤和煙燻一樣;
搞不清楚口感上麥芽甜跟水果甜的,
剛好可用這kit組裡"Malty & Soft"與"Fruity & Rich"
同時品飲做水平比對,
本品麥芽甜感是我飲用經驗裡數一數二強烈又濃厚的,
算是加深刻劃飲者印象好用的工具酒款。

帶些香草氣息的酒體十分輕盈,
木質調從中段開始出現,搭上侵略感強的酒精,
尾段微微酸苦,餘韻短促。

其它:
這支放在最後是因為一直沒把握該怎麼寫;
畢竟綜觀其它威士忌酒廠,
鮮少推出以麥芽做為表現主題的酒款,
發芽大麥可說是單一麥芽威士忌絕對的組成核心,
但通常在成品上能讓人有感的點卻相對少。

雖說它不夠易飲;無論是過於清淡單調的口感,
還是過高酒精%數造成,實際走完整個品飲流程後,
個人認知跟酒標上標示的"Soft"(軟調)還有蠻大一段差距。

但在一人一思想的個人主觀下,
要使用手邊有限並受限的實際素材表達抽象意念
還得讓消費者有所感受這件事,
就像在籃球場上籃下時間倒數1秒時孤注一擲
飆半場遠的三分球,結果在籃框上繞了兩圈掉出來、
就像在司諾克球桌上拚超長底袋,用力過猛準度不夠,
導致球在袋口兩邊互撞幾下後停在洞口邊緣一樣:
即便沒能進球(洞)我也認為不該過於苛求,至少意思到了。

20211213_195833.jpg
               [飲 酒 過 量    有 礙 健 康]

arrow
arrow

    黑夜浮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