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商直接掛上"黑市聖水"中文副名的本款
可說是2021農曆年前鋒頭最盛的酒款;前陣子
不無為之瘋狂的店家、消費者、社團、私人群組。

就我而言倒是有些理解不能:
Glenlivet之前曾推出的Nadurra 16年
無論是黛安芬大麥、批次原酒強度、48%一公升款,
賣個1800~2000出頭,消費者都不屑一顧,
一定要等產品改版NAS後
才開始動作掃店家積累的庫存......,
假設大多數人都曾接觸、喝過有年份的自然系列,
那麼,這12年48%非冷凝過濾到底有啥好搶的?

我想大概是產品規格(品牌名氣、桶陳年份、酒精濃度)
在這價格區間沒有對手;
加上店家拿到第一批貨數量有限的效應吧?

多位大師達人能者其實都寫過品飲紀錄了,
整體評價應該褒多於貶,
怎麼還是有好幾位朋友會問我這支到底好不好喝?

現況是家裡普飲櫃都放到滿出來;
後續還有不少酒要開喝要寫,進度嚴重delay
(想喝的克廠三連發到現在一瓶都還沒開啊啊啊),
先別說普飲櫃還沒清出空間之前甜寶不會讓我再買酒、
本人也無跟風湊熱鬧的習慣
(像我自詡是個二次元動漫宅,從最早海賊王到進擊巨人
再到鬼滅之刃...目前這三部我連一集都沒完整看過)。

幸好新春聚餐時佑桑帶它來,
我才能拿已寫完的G&M Caol Ila跟他交換,
順便抽空先喝跟寫,之後就別再問我對這瓶的感想啦~
可預期接下來幾個月在威士忌上會頗忙啊.........。

目視:
很深的金黃色,細長的酒腳不太明顯、流速快。

聞香:
在強烈酒精干擾中還是能嗅聞出利威常有的鳳梨、青蘋果
(十分特出與芳香),但那酒精刺激感真的很討人厭。

長時間靜置約莫20-30分後,類似宇治茶梅酒
溫柔的青梅、茶香、葉澀才能從衰敗的酒精裡徐徐探出頭來。

純飲:
還算溫和的生薑氣息並不猛烈,麥芽甜、
雜亂又過於細微(不是細緻)的雪莉口感、單寧苦澀、
加上不斷有如小針持續刺著舌面般的酒精
(這點可說是大敗筆),要說順口有些勉強。

酒體輕、酒液滑膩、
中後段有股討喜的極輕茶葉香在舌根徘徊,可惜十分短促。

其他:
之前提過很多次,酒廠產能增加的時代
大多數酒友都會覺得新不如舊,
實際上各式工法製程與時俱進,舊不如新才是正理;
而目前也頗多實證。

例如NAS初試啼聲的前一兩年,大概只有稀印可稱傑作,
很多都是各酒廠仍缺乏經驗,看到敵方陣營推出新產品,
秉持著"別人有,我也不能沒有"心態為市佔率盲目的急就章。

過個三五年磨合期後的現在,
無論哪個酒廠端出來的無年份產品,
要找到表現極差的已非易事。

更別說我最愛舉兩個有年份/同品項/新舊款的例子:
1.黑綠色酒標的舊版布納12年與新版
2.格蘭傑Lasanta舊版12年46%和新版12年43%,
有喝過的朋友們就應該能輕易理解我在說什麼。

在製酒工藝精進的狀況下,酒廠或品牌做出的復刻款
能不能更為準確地還原當年風味?

這點很難斷定,
但就我喝過各式各樣威士忌復刻款到目前為止,
定位要不是停在"噱頭";
就是像"服飾界時不時會吹起的復古風潮"。

關於復刻酒款我的心得總結一直沒變:
"只能說現代人真是幸福;
當今威士忌市場無論香氣 / 口感之多樣、豐富、獨特
能帶給飲者感動遠勝本作的產品可謂所在多有,俯拾即是。"

#麻布袋跟復古瓶大概才是特色賣點
#這系列聽說要出四款
#在私酒館難以取得的時期稱為聖水可以理解
#酒廠產量都破千萬升純酒精的現今就別鬧啦

150469873_5769320033093996_5015699475811782156_o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[飲 酒 過 量    有 礙 健 康]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黑夜浮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