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黑身邊有不少志在追尋老酒的友人,
這裡所謂"老酒"非指在酒標上標示高年份的產品;
而是已裝瓶數十載以上的酒款,
如196X年的黑白狗啦~197X年的白馬、約翰走路等,
他們其中尤有甚者,
會極有毅力大手筆花費我認為極不合理的高價
持續收購這些用現在眼光看,
不知該說是時代印記或是老式情懷;
被時光長河沖刷後的殘留品。

問起他們購買原因,大略可粗分成兩種論點:

1.當年威士忌並不風行,製造商大多都不惜重本,
盡量把好料裝進去,不像現在能偷就偷---:
某年代的XX威士忌裡會有Lagavulin、
而OO威士忌裡有Port Ellen等,
買到根本是喝到賺到balabala...。

2.老酒在瓶子裡放這麼久,不管有沒有失酒,
一定不同於現在新酒的嗆辣惱人,
口感香氣表現鐵定濃香醇厚balabala...。

某個角度來說,今晚主角是我手邊"最老的酒"之一:
甚至毫無疑問比我還老,直到開瓶這當下,
酒液已經在瓶子內默默渡過了43個寒暑。

而就是想知道一瓶平價威士忌沒失酒放43年後開瓶,
到底會有多驚人多神奇的變化,所以我打開它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先簡單介紹產品背景:
Suntory為慶祝"新東京國際機場"(就是成田機場)開幕
所裝的紀念酒(該機場西元1978年5月20號啟用,
要在機場販售的話,裝瓶時間點一定早於開幕當天)。

印刷品質略嫌粗糙的酒標上,
可以找到一個有趣的點以及一個小資訊:

1.容量標示是"1 U.S. QUART";
當然,飲者無需探究當時為何採美制夸脫作為標示,
我們只要知道1美制濕量夸脫=946.352946ml即可。

2.白州蒸溜所啟用5年後成田機場才啟用,
但從酒標最下方的"DISTILLERY YAMAZAKI"可以判斷,
這東西沒有任何白州製造的成份、
至於裡面有無1972年完工啟用的知多蒸溜所
穀物原酒?......天知道。

目視:
綠茶般深黃色,酒腳破碎,流速快。

聞香:
乾式話梅(常見加在高粱裡)的粉甜、
廉價足球巧克力香、大量不理想溼腐的木質味、
高於標示%數的酒精感。

純飲:
一開始甜味清淡,酒體輕而柔軟,不俐落也不沉重,
唯一值得提的特性大概是帶著些上浮的口感,
要到中後段出現頗微弱的單寧苦與酒精刺激
才會讓飲者意識到自己原來正在喝酒,易飲,
再由刺辣轉回類甘草的餘韻非常短促。

其它:
未開瓶威士忌長期陳放瓶中會發生什麼?
簡單說就是緩慢進行
蒸發、氧化、酯化、水合⇄水解這些事,
本社理工領域高手者眾,就不班門弄斧多做解說了。

單純"裝瓶43年後才開瓶"這事我個人覺得很屌,
但站在品飲人角度看待其中酒液表現......
真要形容,大概就如同本款酒標般;平淡而斑駁。

結論是幾十年前的常態品即使放個幾十年,
也一樣是常態品水準,別抱太多太不科學的期待。

存在廚房壁櫥深處的魷魚乾被遺忘再久,
哪天意外找到也不會變成鮑魚的。

20220216_225257.jpg
               [飲 酒 過 量    有 礙 健 康]

#本月開瓶紀錄數字02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whisky 日本威士忌 Suntory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黑夜浮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