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視:
淡黃褐色,流速偏緩的酒腳極細而綿延。
聞香:
襲人花香帶出蜜糖甜、一些海鹽鹹感、
捏壓檸檬果皮時表面泌出的油脂、煙燻簡單俐落、
熟透的紅肉李、不太強的木質、酒精刺激,
算是清新取向的酒款。
純飲:
初入口就給飲者驚異的甜感;
淡麥芽甜與濃郁蜜甜兼具,
加上持續在口腔內造成刺麻的酒精,
搞得像在喝金黃色蜂蜜汽水一樣(大笑)。
中段開始出現明顯但不厚重的單寧,
以及常見高酒精%數威士忌引起的脫水澀感。
酒體中等,口感先軟潤、後趨堅實,
泥煤扮演稱職不搶戲的配角;中後段才幽幽然浮現,
與花香比肩而行、持續延伸,餘韻舒適悠長。
表現討喜易追(酒),但高%數容易累積壓力,
理性看來並不適合大量飲用,
而酒性過於單純、變化小的先天缺陷也不好做Ending;
酒癮犯了想快速補充好喝酒精大概才是它上陣的好時機。
其他:
(1)和帝社2014SR的30年[1983]相比,架構較簡單不複雜,
整體著重在花香調與甜味的表現上。
(2)雖然Caol Ila歷史最早可追朔到西元1846年,
但1972年時廠內全部拆掉重建,
蒸餾器、發酵槽...balabala全部砍掉重練,
耗時兩年,直到1974年完工為止。
所以1972年是該廠的重大分野,
之前的Caol Ila與現在(不管多老,只要是1974年後蒸餾)
的Caol Ila,嚴格說應該當作兩間不同酒廠的產品來看;
某些時候酒標上出現的"ESTD.1846"字樣,
只能視為背負著酒廠名號與歷史往前走的必須罷了。
(3)它是艾雷島上與Bowmore並列我最喜歡的酒廠
(再來才是Bunnahabhain,最後是Bruichladdich,
其他都列為拒絕往來戶)。
為擺脫"南社管理員不喝泥煤"的不實謠言,
每年社酒遴選時我都會拜託代理商無論如何
都要給我弄個幾支Caol Ila(Bowmore太貴不敢想)。
可惜礙於社酒預算有限,拿到的樣本大多介於5~9年間,
而想在那些過於年輕酒款裡找到如同此酒款一般
有著經過時間凝練後的好味道,真的不切實際(苦笑)。
[飲 酒 過 量 有 礙 健 康]
留言列表